它是人在胚胎時期最先形成的腦部組織部份,主宰我們一生之中最基本的代謝及生理反應ex:嗅覺、記憶、情緒、自主神經...etc。不管你是富有如比爾蓋茨,或是名氣大如台灣之光王建民,當你遇到傷心委屈或是饑腸碌碌時,跟你我一樣,都會想哭和想找東西來填飽肚子。
不是說你有錢有勢就高人一等,因為大家都是人,都是自己母親懷胎十月生出來的血肉之驅,大家都有七情六慾,都會吃飯拉屎;..............有錢有權,拉的不會比較香!
而這些控制我們生存基本生理機能的主宰,就是這個邊緣系統。其中有個與聽覺有密切關係的部份,我們稱它“聽覺記憶”,心理醫生作為催眠或是回憶治療時必用方法之一。
有時候,忽然聽到某首當時自己在17、18歲聽過的流行歌曲,會有“觸景傷情”的感覺,但也非全都是“傷情”,也不少是屬於浮現美好的回憶那種……….
這回兒,我就挑一首歌來紓發一下陳年的思緒…………..
1983年;在我國小畢業的那年暑假,那時候台灣歌壇剛剛處於校園民歌潮的末班車,而開始學習日本偶像藝人的時候,什麼中森明菜、松田聖子等當時日本當紅的美少女,一一被台灣的唱片公司當成包裝旗下藝人的指標,走所謂“偶像藝人”的路線,其中有林慧萍、金瑞瑤、麥瑋婷及何春蘭,男生方面也有陽帆、包偉銘、徐瑋、麥瑋林。其中陽帆後來改走秀場及耍寶搞笑路線,是當初我始料未及的!
我要說的是何春蘭(詳細資料請見此部落格,非常珍貴!非常完整!) ,她五官長得很深,眼神略帶哀愁,1983年她出了第一張專輯“麥笛”,就是這首同名歌曲“麥笛”,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記得那是1983年,我國小畢業的暑假,每年暑假我幾乎都是在永和的外婆家玩的說。某日舅舅心血來潮,要帶我去板橋大同水上樂園玩。因為當時大同水上樂園剛剛裝置了全台灣第一座360度離心環圈式雲霄飛車,玩一次還不便宜,當時要40元台幣,以當時的物價,差不多可以吃兩個便當了!

天啊!當時我多緊張啊!自己一個人坐陌生人開的車耶!但是發自內心那“我是男生”的自尊心,總算是硬生生地讓我把恐懼的表現壓縮到空氣中,一路上我就只記得計程車上收聽的頻道,正是放著何春蘭唱的“麥笛”這首歌,可能是當時唱片公司也剛好在主打新人何春蘭,短短卻又加塞車的傍晚下班時段,竟然前後放了四次,還有中間的插入廣告也是“麥笛”為背景音樂的唱片廣告。
我進外婆家門時,外公、外婆很意外怎麼我會自己一個人回來,當他們知道原來舅舅離開大同水上樂園後,自己跑去跟同學到西門町看電影,把他狠狠“修理”了好幾天。
其實我一點也沒有怪舅舅的“落跑”,反而還覺得有些“偷偷做壞事”的愉悅感,畢竟從小家裡每個人都“太”疼我,現在居然有“偷得浮生半日閒”的意外機會,怎能不樂哉?
2002年3月23日上午7時,時年42歲的舅舅因胰臟癌病逝台北振興醫院。
去世的消息,從當時在台北陪在他身邊的姐姐,也就是我媽媽,隔著越洋電話告訴我。
掛上電話後,我和妹妹開車出門,也忘了是要去哪兒,兄妹兩一直開著,久久不語,直到我先哭出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何春蘭 “麥笛”.
作詞:林純玲 作曲:朱介英
只是為了不願意時常 記起你
不是我不珍惜這份情意
只是為了不願意時常 分離
共同經歷多少風雨
人世間的滄桑阻擋不了
我心裡的 多少記憶
多少少年舊事卻己隨風 而去